西瓜白絹病主要侵害近地面的莖蔓或果實,最適宜發病的溫度在32-33℃,可以看出,它的發病時間一般集中在中夏天氣比較炎熱的季節。
西瓜白絹病最主要的癥狀表現是,莖基部或貼地面莖蔓染病,初呈暗褐色,其上長出白色輻射狀菌絲體,果實染病,病部變褐,邊緣明顯,病部亦長出白色絹絲狀菌絲體,菌絲向果實靠近的地表擴展,后期病部產出茶褐色蘿卜籽狀小菌核,濕度大時病部腐爛。

西瓜白絹病發病規律:
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5-6年,在30-38℃溫度下,經2-3天即萌發。高溫、高濕適于病菌生長,發病最適溫度32-33℃,最高38℃,最低13℃,發病盛期在7-9月。白絹病菌侵染致病與根頸部受高溫灼傷有密切關系。
西瓜白絹病防治措施:
(1)施用硝石灰100-150kg調節土壤酸堿度,調到中性為宜,或大量施用充分腐熟有機肥。
(2)發現病株及時拔除,集中銷毀。
(3)發病初期施用40%五氯硝基苯,或80%多菌靈可濕性制劑,或50%甲基立枯磷可濕性粉劑1份,對細土100-200份,撒在病部根莖葉,防效明顯,必要時也可噴灑20%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,隔7-10天1次,防治1次或2次。
(4)利用木霉菌防治白絹病。用培養好的木霉(稱哈茨木霉)0.4-0.45kg加50kg細土,混勻后撒覆在病株基部,每畝lkg,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發展。
各種作物病害最主要的就是要提前預防,包括西瓜,只有把預防工作做好,才能更好地提高作物的抗病防病能力。